签证:现在前往肯尼亚旅游,需要做好电子签证或落地签。
介绍:
肯尼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Kenya)位于非洲东部,简称肯尼亚,赤道横贯中部,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
最早的人类遗骸是在东非肯尼亚北部图尔卡纳湖畔发现的,通常被称为“人类的摇篮”。这一发现几乎证实了现代人的存在可以追溯到260万年前。
从约翰·米尔顿的《失乐园》一书中也可以看出,蒙巴萨和马林迪镇早在公元前4000年就已经存在,当时天使迈克尔在向亚当揭示世界时称它们为“最大的港口”。所有这些都强化了这样一种观点,即也许现在被称为东非的地区曾经是一个超越古代历史的繁荣的人类文明,中国人、腓尼基人、罗马人、波斯人、希腊人和阿拉伯人正在继承他们与该地区保持贸易联系的祖先的传统。
公元110年左右从埃及向南探险的希腊商人第欧根尼撰写了已知的第一本关于这一地区的指南《埃苏海的Periplus》,描述了印度洋水域水手的地方、河流、岛屿和城镇,记录了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航行时间。他还提到,他曾前往内陆,远至尼罗河发源地大湖和雪山附近。这些特征后来被收录在托勒密大约公元150年绘制的“世界地图”中。
肯尼亚是非洲著名的旅游国家,位于国家中部的非洲第二高峰肯尼亚山是世界著名的赤道雪山,雄壮巍峨,景色美丽奇特,肯尼亚国名即来源于此。
数十个国家级天然野生动物园和自然保护区是众多野生动物和一千多种鸟类的天堂,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野生动物巡游圣地之一。
乞力马扎罗山
位于肯坦两国交界的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大陆的最高峰、地球上唯一座位于赤道线上的雪峰、人类能够不借助特殊装备所能到达的最高点,而且还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孤山。它被称作“非洲的屋脊”、“非洲之王”。
东非大裂谷(East African Great Rift Valley)
东非大裂谷(3张)东非大裂谷之所以称之为大裂谷,主要由于这狭长的山谷在卫星云图上开来就像是刻在非洲大陆上的一道伤疤,巨大的伤疤。东非大裂谷是一条狭长的断裂带,两旁火山星罗棋布。由于天然地势优势,裂谷内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湖泊,从而成为了非洲人类生命的起源。
安博塞利国家公园
安博塞利国家公园,距离内罗毕以南约250公里,覆盖了392平方公里的土地,是非洲度假胜地之一,位于肯尼亚与坦桑尼亚交界地区,在这里可以看到海拔5895米的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接近赤道的乞力马扎罗山顶终年覆盖着积雪,山下莽原景色优美。由于冰川雪水的融化,该保护区内形成大片的湖泊和沼泽,这样的湿地非常适宜大象生活,因此这里栖息着1000多头非洲象。
莱瓦保护区
肯尼亚莱瓦野生动物保护区成立于1995年,占地62000英亩。整个保护区内栖息着肯尼亚12%的黑犀牛,同时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格雷维斑马独立种群。通过对濒危动物保护和管理、建立和维护自然保护区,莱瓦地区已经成为肯尼亚私有土地野生动物保护的模范。莱瓦保护区引领着的低影响保护旅行模式是该地区所有居民的直接经济收入来源。
马赛马拉国家保护区
Masai Mara National Reserve
马赛马拉国家保护区Masai Mara National Reserve位于肯尼亚西南部与坦桑尼亚交界地区,与坦桑尼亚塞伦盖蒂动物保护区相连。该保护区始建于1961年,面积达1800平方公里。保护区内动物繁多,数量庞大,约有95种哺乳动物和450种鸟类,是世界上最好的野生动物保护区之一。
每年马赛马拉都会上演世界上最伟大的自然奇观,那就是举世闻名的动物大迁徙。从7月到10月,位于北方的马赛马拉因连绵的降雨而孕育出新鲜青草地,芬芳的青草气味,将一百三十万原居于南面塞伦盖蒂的牛羚深深吸引,使之汇聚成为动物世界最大的一组移动群体,并且,无惧水里那凶猛的大鳄鱼,前朴后继的,前呼后拥的横河跨境,进入新天地。他们越过边坦肯边境进入开阔的马赛马拉, 在广袤的地平线上如浪潮般一波一波涌进来。如斯景象,也造就了独步天下,举世无双的牛羚(角马)大迁徙。
大家去马赛马拉都希望看到角马过河,通常来说,每年的7月份百万角马会从塞伦盖蒂进入马赛马拉,11月左右离开。而由于气候、雨水等因素,每年他们迁徙的时间并不固定,而且即便是在过河的那些日子去,也不一定就能看到。从这几年的情况看,8月份看到过河几率最大。奔着过河去马赛马拉的朋友们,一定做好思想准备,看过河真的是件拼运气的事情哦。
马赛马拉最好的季节在每年的7-10月,百万角马聚集在这里,不管能否看到惊心动魄的角马过河,景象都会让让人叹为观止。
现如今马赛马拉已经成为了肯尼亚的一个代名词,“动物王国”的称号为世界所熟知。作为肯尼亚游客访问量最大的国家级保护区,马赛马拉以其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游客、摄影爱好者、著名画家、动物研究人士······无论你是想感受人与自然相融合的宁静,还是领略与动物共处的和谐,抑或想要探访被现代文明所遗忘的非洲原始部落,马赛马拉都能让你满载而归。合欢树点缀下草原与夕阳相映、小羚羊与母亲相依的唯美与和谐;数以百万计的角马大军结对奔行、横跨马拉河的磅礴与壮阔;金发碧眼的草原之王昂首阔步于大草原之上霸气的身影;身形矫健的猎豹风驰电掣般追捕猎物,上演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不计其数的野生动物、被现代文明遗忘的马赛村落······马赛马拉以不同的姿态同样的震撼呈现在世人面前。
精彩看点:
1、世界奇观之动物大迁徙。置身于苍莽的马拉大草原,感受牛羚(角马)和斑马大军带来的视觉冲击与震撼。
2、追寻“非洲五霸”-Big Five:狮子、花豹、大象、水牛和犀牛。
3、迷人的草原风光,遍布草原的斑马、羚羊、长颈鹿等食草动物和各种鸟类。在这里你能尽情的领略自然之美和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宁静。
4、探访神秘的马赛村。这是一个被现代文明所遗忘的角落,走进马赛人的村寨,你可能难以想象在21世纪的今天,人类生活还可以有这样原始的存在方式。
资讯分析:
1、探寻非洲五霸的首选之地。马赛马拉—塞伦盖蒂生态圈的优越自然条件和土著文化注定了这里必然是动物的天堂,野生动物的种类和种群数量都让人叹为观止。作为马赛马拉标志性的动物,“草原之王”——狮子,在马赛马拉低矮的灌木林周围极易发现。大象、水牛大多聚集在Talek River和Mara River附近,以及两条主要河流的支流范围内,在马拉也是随处可见。花豹由于数量稀少且行踪神秘,与狮子、大象和水牛比较下相对难以发现,需要旅游车司机和导游有丰富的经验,再加上一点运气才能发现它们。犀牛在马赛马拉是存在的,这点毋庸置疑,活动范围也相对稳定。然而正是由于它们长期生活在Ngama Hill附近的山脚之下,与旅游车线路相距很远,因此是“非洲五霸”中在马赛马拉发现几率最小的。当然,也不必为此而感到遗憾,在甜水、察沃西和那库鲁,你都可以轻易的找到犀牛的身影。
2、动物大迁徙的主战场。每年6月,大约有150万只角马聚集在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草原产下小角马。而此时,北部的马赛马拉雨季即将结束,角马群嗅到北方水草的味道,整体向北转移,7月中旬左右进入肯尼亚境内的马赛马拉,逐水草而居是食草动物生活方式,生活在塞伦盖蒂—马赛马拉生态圈的动物们一年12个月都在迁徙,然而马拉河的存在使它们的旅程在马赛马拉变得不太一样了。马拉河是迁徙大军必经的,而等待它们的是湍急的河水和凶猛的鳄鱼,激荡人心的场面就此上演······8、9月份迁徙的动物们在马赛马拉散布开来,享受着马拉草原丰盛的水草,10月前后向南回到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焕然一新的草原在等待着他们。动物大迁徙是一部生存与死亡的史诗,作为大迁徙的主角,在塞伦盖蒂出生的所有小角马中,有三份之二将死于苛酷的迁徙途中。正是新旧更替,饱食与饥饿、生存与死亡这个无法挣脱的法则造就了自然界最伟大的奇观之一,周而复始,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
阿伯代尔国家公园
Aberdares National Park
阿伯代尔(树顶公园)肯尼亚中部高原(中央省)在草原公园占多数的肯尼亚,阿伯德尔属于罕见的森林公园,这里能看到很多特有的森林动物,比如黑白疣猴、森林狮子、南非林羚等等。
为何叫树顶酒店呢?并不是住在树上哦,只是名字叫Treetop,位于阿伯戴尔国家公园内。 1952年“上树是公主、下树是女王”的传奇故事才使这里一夜成名,可惜原建筑已在一次大火中被烧毁。1952年2月,当时的英国伊丽莎白(二世)公主在肯游览时夜宿树顶,当晚其父乔治六世去世,英国王室当即宣布伊丽莎白公主继位。翌日清晨,伊丽莎白飞回伦敦登基,伊丽莎白历史性的在树顶登基成为女王。同年,一场大火烧毁原公主下榻的树顶,1954年在原址对面重建。1983年英女王故地重游,在女王套间下榻,由此树顶家喻户晓。
树顶为四层全木结构楼房21米多高, 搭在数十根粗大的树干上,可容纳100人食宿, 底层离地10余米,野生动物可以自由穿行其下。在旅馆的屋顶有一个大平台,俯瞰可以观赏到漫游在公园里的野生动物。每到晚上。成群的大象和野牛来到楼下吃盐(人工撒)和其他矿物质,各种鸟类及动物亦到水塘边喝水,构成一幅美不胜收的黄昏景象. 当地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树顶旅馆可能改变你一生的命运。
阿伯代尔保护区并不是开车出去safari,在景区外的中转站,酒店的车子会接客人进入保护区,仅是在酒店的露台和房间内观看下面泥潭的动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