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戈罗恩戈罗保护区
恩戈罗恩戈罗保护区(NCA)曾是塞伦盖蒂国家公园的一部分,该公园根据1948年的《国家公园条例》建立,并于1951年实施,目的是保护其自然地理和生态组成。1959年,这两个国家公园被划分为两个指定的保护区,具有各种突出的普遍价值和自然保护地位。
作为非洲七大自然奇观之一,NCA于1979年根据自然和文化标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普遍认定为世界遗产,因为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全球重要性已通过全球濒危物种的存在、居住在该地区的野生动物的密度以及角马、斑马、瞪羚和其他野生动物每年向北部平原迁徙来证明。它的文化认可源于与人类进化和人类环境动力学相关的一系列极其重要的证据。由于这一关键证据的序列异常长,从这个时代开始跨越了近400万年,包括人类进化发展中最重要基准的物理证据,NCA的全球身份是合理的。
Ngorongoro保护区成立之初,主要是作为一个多土地利用区建立的,野生动物可以与最占主导地位的半游牧马赛居民共存,他们总是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为牲畜寻找水源和牧场。
保护区内有闻名遐迩的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奥杜瓦伊峡谷和已成深湖的恩帕卡艾火山口。恩戈罗恩戈罗与外界隔绝,给国际科学界带来好处,多年来,动物学家和其他科学家来到这里研究野生动物及其独有的生态系统。他们有一个疑问:关于近亲繁殖的问题。例如他们发现在火山口内的百余只狮子是15只狮子的后裔。这15只狮子或许是公元1962年雨季滋生的刺螫蝇引起的瘟疫后幸存下来的,也可能是后来由外面进入火山口的。这表示火山口内狮子群的遗传基因库存量甚低,威胁着它们抗病及繁育下一代的能力。
每年都会有少数动物沿着古老的小径越过火山口边缘离去,加入旱季迁徙到火山口外平原的外部动物群中,稍后再回到火山口中。外流动物所占的比例极小,但已使火山口内动物得以接触外界的遗传基因。可惜周围地区农业的发展已威胁到迁徙路径,使火山口与外界隔绝。
恩戈罗恩戈罗一度是附近塞伦盖蒂国家公园的一部分,禁止农耕。对在该地牧牛的马赛族(亦译为:马萨伊族)不便,所以在公元1959年把火山口及其周围约8300平方公里划为保护区,但对火山口内放牧的牛只数量有严格限制,而且禁止建造房屋。这里,马赛族牧人的轻柔脚步声,被阳光晒得褪色的禾草的沙沙声,浓烈的动物气味,凡此种种,使此地的古老景色具有一种永恒不变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