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

印度 | 洒红节之一---洒红节的历史及起源

2024-08-13
洒红节之一---洒红节的历史及起源。 洒红节是印度最著名的古老节日之一,原本被称为Holika,现在也叫Vasanta-Mahotsava或是Kama-Mahotsava,一般把这个节日叫做洒红节、霍利节或胡里节。


28ca162f0ba87e8358f4562a63dd063e


洒红节

洒红节是印度最著名的古老节日之一,原本被称为Holika,现在也叫Vasanta-Mahotsava或是Kama-Mahotsava,而我们一般把这个节日叫做洒红节、霍利节或胡里节。


洒红节是印度的主要节日之一,被认为是印度最受尊敬和庆祝的节日之一,也是所有节日中最活跃的节日。洒红节的欢乐无限。该节日不光印度几乎每个地方都在庆祝而且其影响力已经扩散至全球多地庆祝。 有时也被称为“爱的节日”,因为这一天人们团结在一起,忘记了彼此之间的所有怨恨和各种不良感觉。


盛大的印度节日持续一昼夜,从Purnima晚上或Falgun月的满月日开始。


89ca6978b9c7e87115eb7d732368ece6


在节日的第一天,以Holika Dahan或Choti Holi的名字来庆祝它,仪式首先从洒红节的前一天点燃篝火开始,。狂欢唱歌跳舞周围的柴堆象征留下的消极想法和前一年的感情,重新开始。这一过程象征着好事胜过坏事。


第二天被称为Holi。人们穿着白色的衣服,聚集在大街上,然后将有色粉末或水倒向空中和彼此。人们与朋友和家人一起玩耍,在晚上,他们表现出对亲人的爱和尊重,交换礼物和品尝食物。 


368f6334a66be62147352bf3aa9405c6


由于该时间介于每年的2月底和3月中旬之间,洒红节还庆祝春天的到来,如同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这是一个充满欢乐和希望的季节。



洒红节在儿童中非常受欢迎。他们热切地等待着装满一桶色水的猎物,一架随时可用的喷水器(通常被称为pichkari)和许多色包,以发泄其恶作剧的性质。


 8eb1fc2ca403460d57198128b6dd0435


更确切地说,这个节日并不局限于年龄,年龄和孩子年龄段的任何年龄段,每个人在这一天都像其他人一样调皮捣蛋。继续玩彩色游戏,直到所有参与者的每一寸都被涂上颜色,并且该人变得几乎无法识别。


计算洒红节的日期


有两种计算农历的方式-'purnimanta'和'amanta'。在前者中,第一天从满月后开始;在后者中,在新月之后。尽管amanta的估算现在比较普遍,但在早期,purnimanta非常流行。

 

根据这种purnimanta估计,Phalguna purnima是一年的最后一天,而新年则预示着Vasanta-ritu(从第二天开始的春天)。因此,霍利卡(Holika)的满月节逐渐成为一个欢乐的节日,宣布春季开始。这也许可以解释这个节日的其他名称-Vasanta-Mahotsava和Kama-Mahotsava。


179f348a07eece4a63292cc932491fca 


洒红节的历史和起源

历史:

节日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公元4世纪,甚至更早于印度神话。随着欧洲殖民者在印度的崛起,“胡里节”的节日蔓延到了世界其他地区。今天,人们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信仰来庆祝它,但是传播幸福和色彩的座右铭在整个世纪中一直保持不变。


洒红节是印度的古老节日,最初被称为“洒红节”。这些节日在早期宗教作品中有详细描述,例如斋米尼的《 Purvamimamsa-Sutras》和《 Kathaka-Grhya-Sutras》。 

 

但是,人们认为节日的含义多年来已经发生了变化。早些时候,这是已婚妇女为家庭幸福和幸福而举行的特殊仪式,人们崇拜月圆(Raka)。

 

古代文字和铭文中的参考

除了在《吠陀经》和《 Purana》(如Narad Purana和Bhavishya Purana)中进行了详细描述之外,“洒红节”在斋米尼米曼萨(Jaimini Mimansa)中也得到了提及。在Vindhya省Ramgarh发现的一块属于公元前300年的石刻上有提到Holikotsav。哈莎国王也曾在7世纪撰写的作品《拉特纳瓦利》中提到过holikotsav。

 

著名的穆斯林游客-Ulbaruni在他的历史记忆中也提到过holikotsav。那个时期的其他穆斯林作家提到,holikotsav不仅受到印度教徒的庆祝,而且也受到穆斯林的庆祝。

 

古代书画壁画中的参考

洒红节也从古老的寺庙墙壁上的雕塑中找到了参考。在维杰亚那加(Vijayanagar)首都亨比(Hampi)的一座寺庙中雕刻的一幅16世纪板刻,展现了洒红节的欢乐景象。这幅画描绘了一位王子和他的公主站在女仆中间,她们等待着注射器或pichkaris在有色水中浸透这对皇家夫妇。

 

以Vasanta Ragini为主题的16世纪的Ahmednagar绘画-春天的歌声或音乐。它显示了一对皇室夫妇坐在大秋千上,而少女们则在演奏音乐并用pichkaris喷涂颜色。

 

在中世纪的印度神庙中还有许多其他绘画和壁画,这些绘画和壁画提供了对胡里节的绘画描写。例如,一幅Mewar画作(约1755年)展示了Maharana和他的朝臣。当统治者向某些人赠送礼物时,一场欢乐的舞蹈就在进行,中央是一个装满有色水的水箱。另外,本迪的缩影显示国王坐在a牙上,而一些少女从阳台上方的阳台上向他泼洒古拉尔(彩色粉末)。

 

 

aca94f4859a0968c388fe3d3d432c74c


洒红节的起源:

洒红节的传说和洒红节本身一样丰富多彩。 从爱与虔诚的微妙色调到与恶魔及其恶魔欲望有关的深色调,都有无数的阴影和色调。引人注目的是数百万印度教徒对这些传说的信仰。 他们每年都重述这些故事,并使数千年前发生(或可能未发生)的事件生动起来。对传说的信仰,对上帝的虔诚以及对最终胜于邪恶的善与真理的坚信,每年都会使人们虔诚地遵循既定的传统。而且,在这个原本分裂的社会中,对上帝和古代传统的这种信念仍然以一种爱与和谐的精神将人们束缚住。


17260887bc23d793b6e9aeeef325473b


关于洒红节的起源在印度民间有很多说法,最主流的说法有如下两个:


起源一:

根据薄伽梵往世书(Bhagavata Purana,印度十大往世书之一,也是流传最广、最受欢迎的一部往世书,讲述毗湿奴的十个化身在人间的功绩)第七章记载,从前有个国王名叫黑拉纳卡西普(Hiranyakashipu),他通过修行获得了梵天的恩赐,给予了他五种特殊的能力:他不会被人或者动物杀死;他不会在白天或者夜晚被杀死;他不会在室外或者室内被杀死;他不会在地上、水里或者空中被杀死;他不会被手持的武器或者投掷/发射的武器杀死;。这五种特殊的能力几乎能让他无敌于天下,于是黑拉纳卡西普国王变得越来越自大和贪婪,他以神祗自居,要求所有人都朝拜他。


黑拉纳卡西普国王有一个儿子名叫普拉拉达(Prahlada),他反对父亲以神祗自居,虔诚地朝拜毗湿奴,激怒了黑拉纳卡西普国王,决心要杀死这个儿子。一天,黑拉纳卡西普国王让自己的妹妹胡里卡(Holika)诱骗普拉拉达坐在一堆未点燃的薪柴上,因为胡里卡有一件能抵御火焰的斗篷,所以国王想要趁机点火杀死普拉拉达。不料火焰点起来的时候,胡里卡的防火斗篷自己飞到了普拉拉达身上保护了他,胡里卡则被烧死。

 

相对于神的惩罚,人们更乐于庆祝人间的胜利,于是便把胡里卡视作邪恶的化身,庆祝普拉拉达战胜了邪恶,在春天满月的前夜燃起篝火庆祝,被称作Holika Dahan,象征胡里卡在火中烧死(这就是为什么在很多传统地区胡里节的前一天才是庆祝高潮)。第二天人们相互洒彩粉庆祝邪恶被战胜,便是胡里节(Holi)的由来。

 

6cc6bab95c9e1a8ac080a12e9efe755b


起源二:

第二个故事则更有浪漫色彩,讲述的是克利须那(Krishna,也译作克里希纳/奎师那)的爱情故事。克利须那是在印度非常受大众喜爱的神祗,被认为是毗湿奴的第八个化身,婴儿时期出生在一个马图拉的一个贵族家庭,父亲德瓦基(Devaki)的兄弟是一名暴君,占卜师告诉他德瓦基的儿子长大后会杀死他,于是他安排杀死德瓦基的所有儿子。


对付克利须那,他派普特纳(Putana)作为克利须那的奶娘伺机下手,普特纳在自己的乳头涂毒想在哺乳时毒杀克利须那,不料克利须那是毗湿奴的化身,没有被毒死,反倒自己因为涂毒而毒死,但克利须那也因为喝了毒奶(......)所以导致全身皮肤变成蓝黑色,“克利须那”在梵文里的意思就是蓝黑色,早期克利须那也被称作“黑天”(注意和湿婆被称作“大黑天”区分开)。

 

克利须那逃出暴君的魔爪后,在沃林达文度过了青年时期。在沃林达文时,他对一个名叫茹阿达(Radah,也译作拉达,被认为是神话中主管繁荣和财富的女神拉克希米的化身)的美丽少女一见钟情,但因为自己蓝黑色的皮肤而自卑,不敢靠近茹阿达。克利须那的母亲看不下去,给克利须那出主意,让克利须那在新年的庆典中偷偷接近茹阿达并把彩色的粉末涂抹在茹阿达和周边的人脸上,让茹阿达不会对克利须那的肤色感到异样,然后鼓起勇气追求茹阿达,最后茹阿达也因为克利须那的个人魅力喜欢上了他(克利须那是毗湿奴的化身,茹阿达是拉克希米的化身,而毗湿奴和拉克希米在神话中本就是夫妻)。

 

从此以后,为了纪念克利须那和茹阿达的爱情故事,人们每年春天都互相抛洒彩粉,模仿克利须那把茹阿达脸上涂成彩色的情节,成为了胡里节抛洒彩粉的由来。由于克利须那与阿茹达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沃林达文,所以沃林达文也成了今天印度庆祝胡里节最盛大和疯狂的地方。

 

节日还涉及其他一些传说,例如湿婆神(Shiva)和Kaamadeva传说以及Ogress Dhundhi和Pootana的传说。所有这些都描绘了善战胜恶-为节日提供了一种哲学。


bdb5c82e9d1ad91021747ee567c71b5d


更多:

印度洒红节之二---洒红节的颜色含义和自然色制备

印度洒红节之三---洒红节的意义和传播


文章来源:

推荐攻略

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