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名茶:大吉岭红茶
大吉岭红茶是出产于印度孟加拉邦北部喜马拉雅山麓的大吉岭高原,海拔1800米以上的山区,这里被200平方公里的茶树林覆盖。当地年均温15℃左右,白天日照充足,但日夜温差大,谷地里常年弥漫云雾,是孕育此茶独特芳香的一大因素。
大吉岭红茶是小叶种茶树,生长在喜马拉雅山南端,印度西部地区大吉岭镇,与中国西藏开放口岸乃堆拉山口很近。这一地区是高原地带,海拔700米—2000多米,地势坡陡,气候凉爽,环境无污染,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出大吉岭红茶与众不同的品质,茶叶都是人工采摘,送到工厂集中加工,这里的工厂许多是英殖民地时期留下来的,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大吉岭红茶,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一。产自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麓,海拔1800米以上的山区,这里被200平方公里的茶树林覆盖,在晴朗的天气里可以遥望珠穆朗玛峰。凉爽的气候,薄雾笼罩的茶园,独特的地形,土壤和空气,使大吉岭茶具有清雅的麝香葡萄酒的风味和奇异的花果香。优质的大吉岭茶叶被称为茶中“香槟”。
大吉岭红茶外形条索紧细,白毫显露,香高味浓,鲜爽。发酵程度达80%左右,初摘茶叶颜色显绿色,次摘茶叶显棕褐色。香气属高香类,被称为麝香葡萄香味茶,香气比较持久,滋味甘甜柔和。汤色清澈明亮,汤色橙黄红艳,令人赏心悦目,被世人誉为“茶中的香槟”。
大吉岭红茶的产量较低,在印度茶叶总量中只占(96.2万吨)2%左右,依海拔高分布83个茶园。茶叶分四季采摘,3月—4月为初摘茶,5月—6月为次摘茶,7月—8月是雨季茶,9月—10月为秋季茶。初摘茶如同中国的明前茶,被视为珍品;次摘茶香气好滋味更显著,这两种茶都很受消费者青睐,在日本的茶叶展会上,展示着来自大吉岭83个茶园的样品,消费者会点着茶园的名字选购自己喜欢的茶叶。
在印度,茶叶生产和销售受到政府高度重视和控制,政府把印度三大类茶——大吉岭、阿萨姆、尼尔吉里红茶作为国家的茶叶商标在国际上注册,有独特的标志,在世界范围内流通。茶叶商标得到很好的保护。凡种植经营这三种茶叶的企业要向国家申请备案,获得资格许可证,只有这样才能上市、出口。
100多年来,大吉岭红茶被称颂为世界名茶之一,是英国贵族的宠儿。这种茶的前身就是中国福建武夷山的正山小种红茶。1857年英法联军入侵中国,一个英国搞植物学的军官发现了这种茶的价值,受英国政府的旨意,他利用一个叫福钧的苏格兰人帮助,收集茶叶苗、茶籽,并把技术工人带到印度,在大吉岭试种,几年后中国的红茶在这里安了家,从此以该地区的名字命名为大吉岭红茶。
印度莎丽
印度莎丽( India Saree)是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妇女的一种传统服装。用印度丝绸制作的莎丽一般长5.5米,宽1.25米,两侧有滚边,上面有刺绣。通常围在长及足踝的衬裙上,从腰部围到脚跟成筒裙状,然后将末端下摆披搭在左肩或右肩。
沙丽的传说
相传很古很古的时候,有一个很有名的织匠,富有丰富的想象力。一天,他刚刚睡着时就做了一个美妙动人的梦,在梦中他碰见一个楚楚动人的少女,这位少女的眼泪闪烁着丝光,头发梳得略微歪斜而且还有褶纹,她喜怒哀乐均显示出各种不同的迷人风采。这位织匠醒后,便把自己从那个少女身上看到的一切美好情景编织出来,成了一块非常漂亮的莎丽。
沙丽的穿法
传统的莎丽服不用剪裁缝纫,用一块长5~8米的丝绸,两侧有滚边,衣服上绣有各种图案,有色彩淡雅的几何图形,也有艳丽的花卉。受时代的影响,现在的莎丽服在制作上有些改进,均加上了领口和袖子。莎丽服在穿戴上也有定制。它的穿法是从腰部围到脚跟,成筒裙状,然后将末端下摆披在左肩或右肩,自成活褶,与上身所穿的素色、鲜红或花色各异的短袖衫相协调,还要在短衫与筒裙之间将一截腰肢裸露出来。不过,由于地区的不同,莎丽服的穿戴方法也略有差异。
它还是一种多功能的服装,特别能够满足妇女着装的需求。例如巴露(印地语“Pallu”的音译),即莎丽在身上缠到结尾一半多长的一段,通常是从右后臀绕过来,斜盖胸前,搭在左肩上。这一段还可以从后背拉起来盖过头顶,既可用做手巾擦拭突如其来的雨滴。除使用功能外,印度女性还可用巴露含蓄地表达感情:新娘用它遮住脸庞以掩饰秀色;晚辈见长辈用它盖过头顶再垂至前胸以表示尊敬;故意将它猛地往肩后一搭以示愤怒、布满、甚至抗议;任其随风飘摆或滑落显现出欢乐和无拘无束。
印度其他值得购买的特产和手工艺品
包括有:佛像、雕刻、宗教物品、古董、宝石、绘画、银饰、项链、戒指、手镯、脚炼、首饰盒、铜器、人偶、手工织布、纱丽布料、服饰、地毯、羊皮制品、家具、大理石制品、镶嵌工艺品……。其中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佛像、古董和艺术品,将受到出口管制,必须询问清楚。印度北部盛行的印花布、镜品、丝绢、绸缎、黄铜细工线嵌、金银亮片、查尔德须(Zardoshi)刺绣,以及瓦拉那西的丝织品、锦绸丝缎、披肩、黄铜制品,勒克瑙出产的银镶嵌金属器皿,都极具特色。
阿格拉制作的大理石桌面、碗碟、器皿、首饰盒,以及镶嵌蒙兀儿玫瑰的雪花石膏,深受泰姬玛哈陵的镶嵌拼花技艺影响,成为当地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印度北部流行檀木制作的家俱、木盒、镜框、扇子、雕像;而喀什米尔地区则取材胡桃木,上面刻划有光滑的花叶图案。 喀什米尔地区的地毯、披肩等,都是名扬海外的特产品。喀什米尔地毯有毛织与丝织两种,色泽柔和淡雅,充满蒙兀儿风格植物花卉。以喜玛拉雅山野生小羊的毛,所制成的帕须米纳披肩,质感细腻,深受时装界喜爱。此外,喀什米尔绘画、羊毛衣、羊皮背心、羊皮皮包、首饰盒、刀子……,以及著名的双线绣、卡尼绣(Kani)和卡须达(Kashida)绣,都值得购买。 在印度购物,讨价还价是必备的功夫。